燃气蒸汽锅炉使用的水不仅需要进行软化处理,还需关注水温及进水温度,以防进水时对锅炉造成损害,从而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注意事项。
在燃气蒸汽锅炉冷态启动时,各个部件的金属温度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同。当高温水流入汽包时,汽包的内壁与热水接触,温度迅速上升。而厚壁汽包的外壁温度上升较慢,导致汽包的内外壁之间产生温度差异。汽包壁越厚,内外温差就越明显,因此产生的热应力也越大。
上水温度越高、速度越快,会导致汽包内外壁的温差增大。在严重情况下,这可能导致汽包壁面发生塑性变形,甚至出现裂纹。此外,水温高和上水速度快也可能导致水冷壁各部件膨胀不均。因此,在锅炉上水时,水温和上水速度都有一定的限制。
一般规定:在给冷炉注水时,进入汽包的水温不得超过90℃。达到汽包正常水位-100mm所需的时间,中压锅炉在夏季不少于1小时,冬季不少于2小时;高压锅炉在夏季不少于2小时,冬季不少于4小时。如果锅炉金属温度较低而水温较高,应适当延长注水时间。
对(dui)于尚未(wei)完(wan)全冷(leng)却的燃气蒸汽锅炉,当(dang)进入汽包的水温与汽包壁的温度差在(zai)20℃(正值)以(yi)内时,可以(yi)不(bu)受上述限制进行(xing)上水,只需注(zhu)意避免因上水导致管(guan)道发生水锤现象。